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吉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吉林上南京工程学院多少分 2024年分数线及排名

更新时间:2024-01-26 02:30:57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许老师被一位家长问道,吉林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多少分,大家知道每所大学在每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都不同,本文许老师就南京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录取位次、录取人数等数据整理了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报考南京工程学院的时可以作为参考,今年的南京工程学院在吉林的录取分数线预测线大家可以在高考升学网官网查询。

吉林上南京工程学院多少分 2024年分数线及排名

一、吉林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多少分

1、2022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226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6人;

2、2021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089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6人;

3、2020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068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6人;

4、2022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37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5、2021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37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6、2020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15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二、吉林上南京工程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南京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2 理科 本二A 26 477 22265 省政府
吉林 2022 文科 本二A 4 494 5372 省政府

2、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1 理科 本二A 26 469 20898 省政府
吉林 2021 文科 本二A 4 497 5374 省政府

3、2020年南京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http://www.Creditsailing.coM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0 理科 本二A 26 503 20686省政府
吉林 2020 文科 本二A 4 521 5151 省政府
南京工程学院2024年排名最新全国排行榜多少名
南京工程学院在北京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4参考)
山西上南京工程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河南上南京工程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2024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贵州师范大学对比南京工程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南京工程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甘肃上南京工程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南京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南京工程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盐城师范学院对比南京工程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三、南京工程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十三五”时期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先后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2019年度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和“江苏省2020年度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位于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办学条件优越。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600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73人次,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和“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等省级人才团队11个,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比超过50%。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3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亿元,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学校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90%以上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性,80%以上专业与江苏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契合,35%以上专业是国家和省级重点或品牌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江苏省重点专业16个,是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改革3.0试点,全力打造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江苏省教学成果26项;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和省优秀精品课程13门,国家和省在线开放课程13门;主编出版教材50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4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74部、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34部。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赛事国家级奖项;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企业186家,成功跻身“江苏省特色众创空间十强”,学生创业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榜百强”12名,其中“十强”3名,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为全省同类高校唯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3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人,数量稳居全国同类院校首位。学校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机器人与系统集成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0个,先后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集体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称号。2020年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133项,省部级及国家直管行业科技奖22项,获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和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坚持走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分别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荷兰撒克逊应用科学大学、芬兰奥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