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北京高校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官网入口:https://zhaosheng.cuc.edu.cn/mainm.htm

更新时间:2024-01-15 10:03:2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haosheng.cuc.edu.cn/mainm.htm,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官网入口:https://zhaosheng.cuc.edu.cn/mainm.htm

一、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官网入口:https://zhaosheng.cuc.edu.cn/mainm.htm

二、中国传媒大学高考改革省份本科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选考科目要求
020101经济学不限
020109数字经济必选物理
030201政治学与行政学必选思想政治
050101汉语言文学不限
050102汉语言不限
050103汉语国际教育不限
050201英语不限
050202俄语不限
050203德语不限
050204法语不限
050206阿拉伯语不限
050207日语不限
050209朝鲜语不限
050213印地语不限
050217马来语不限
050221乌尔都语不限
050225斯瓦希里语不限
050232葡萄牙语不限
050235土耳其语不限
050237匈牙利语不限
050238意大利语不限
050239泰米尔语不限
050242孟加拉语不限
050245荷兰语不限
050261翻译不限
050301新闻学不限
050302广播电视学不限
050303广告学不限
050303H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不限
050304传播学不限
050304H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不限
050305编辑出版学不限
050306网络与新媒体不限
050307数字出版不限
050309国际新闻与传播不限
080701电子信息工程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703通信工程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707广播电视工程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717人工智能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806智能装备与系统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05物联网工程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06数字媒体技术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07智能科学与技术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07H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必选物理和化学
080911网络空间安全必选物理和化学
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必选物理
120108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必选物理
120201工商管理不限
120202市场营销不限
120210文化产业管理不限
120402行政管理不限
120409公共关系学不限
120803跨境电子商务不限
130102艺术管理不限
130201音乐表演不限
130202音乐学不限
130203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不限
130301表演不限
130304戏剧影视文学不限
130305广播电视编导不限
130306戏剧影视导演不限
130307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不限
130308录音艺术不限
130309播音与主持艺术不限
130310动画不限
130311影视摄影与制作不限
130404摄影不限
130410漫画不限
130502视觉传达设计不限
130502H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不限
130503环境设计不限
130508数字媒体艺术不限
130509艺术与科技不限
130511新媒体艺术不限

特别说明:

1.实际招生专业以中国传媒大学当年公布为准。

2.专业未区分招考方向,具体招考方向以中国传媒大学当年公布为准。

三、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进入*,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综合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工程质量“三质量”提升为统领,秉持“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中传特色育人模式,传承弘扬“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基因,实施“五个一流”(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84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

学校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体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等直属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