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官网平台 > 正文

湖南省高考成绩查询公布时间及查询方式【官网】

更新时间:2023-06-19 20:50:49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湖南省高考成绩查询可以查询了,打击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了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2017湖南省高考成绩查询公布时间及查询方式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湖南省高考成绩查询入口《《《点击进入

2017高考多地二三批合并!该如何填志愿才能上个好二本?

距离2017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今年高考最大的变化,当属多地将高考录取批次合并了。今年高考,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省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2017年高考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4月20日,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17年安徽高招方案,根据安徽省印发的《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自2017年起,合并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

为何取消“三本”?据安徽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批次调整是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导向,从全国来看,目前部分省市已取消本科三批,个别省市还将本科批次全部合并。“批次调整将会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计划完成率。”

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此前,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截至目前,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根据公开报道,除上述省份外,全国已有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广东等十余省份取消“三本”。

部分省份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在合并录取批次成趋势的大背景下,许多省份均率先取消“三本”。与此同时,一些省份则更进一步,对第一、第二招生批次进行合并。

其中,上海市从高考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继上海之后,今年高考,山东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根据《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起,山东夏季高考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于是,山东夏季高考录取工作分为5个批次: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这也意味着,继上海之后,山东也将实行本科同一批次录取。

那么,合并本科一二批次招生,会带来哪些影响?此前,教育部曾介绍,这有助于拓展学生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促进素质教育,拓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空间;促进高校特色发展,拓宽专业发展空间。

那么,二三本合并后,到底该如何填报志愿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了解二本~

二本:录取人数最多的招生批次

虽然部分省市陆续取消录取批次线,但在实际填报志愿中,批次线可能仍然会对报志愿有影响,因此,考生和家长仍需注意。

对绝大多数高考生来说,二本是个极其重要的录取批次: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考分对应的基本上是二本院校,冲击公办本科的希望尽数寄托于此;成绩优异的同学,只有填报好二本志愿,才能心无牵挂地放手冲击名牌大学??能被一本录取固然好,万一因为某种原因落进了二本,因为有理想院校托底作退路,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那么,什么是二本院校呢?

通常意义上,是指录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高校。

中国高考多年来一直采取分批次录取的规则,其中,一本是指第一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大多数是部委直属高校或211工程院校,以及部分省属重点院校,综合实力较强。在二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通称二本,大多数是普通院校,该批次的招生情况不像一本那样波澜壮阔,但本批次招生院校数量多,招生计划大,志愿选择范围较广,录取分数相对平稳,除个别院校外一般不存在大小年等波动。

具体到某所院校招生时所在的批次,是由各省级高招办根据本地招生工作的实际,以及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办学历史、生源情况等实际,经与有关高等学校协商后划分的。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有时候就不在同一个批次招生,比如,北京印刷学院既不部属亦不211,但其所有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在生源大省河南全部放在一本批次招生,而在北京、山东、宁夏等省市区却既有一本招生计划、又有二本招生计划。同一所院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批次往往也不一样,天津科技大学在河南是一批次,在北京、安徽、云南、山东等多个省份却是二批次。

一定要带着目的定志愿

二本中藏龙卧虎的院校并不少,很多院校都有其特色专业,只要善于挖掘,也能“吃饱吃好”。

和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一样,填报二批次志愿前也要权衡各种相关因素,从自己高考分数的竞争力出发,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学习潜力以及人生长远发展规划作出选择。对于大多数处于中间位次的考生来说,避开所谓的热门专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不仅会大大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也可避免今天的盲目追风而干扰未来长久的发展。请记住,读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逗号或顿号,是发展自我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所以带着目的定志愿(手段)才是比较明智、科学的做法:

如果你想在本科毕业后就业,强烈建议你充分考虑地域因素的影响??选择北京(环渤海地区)、上海(长三角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读大学,对将来的就业更有利。如果这些城市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超过了你的考分,建议你先选择周边省份打“伏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升级版:比如毕业后想在北京就业,可以选择天津、河北的高校;如果想去上海,可以先在江苏、浙江的院校中“撒网”;如果计划南下广东,可以考虑湖北、湖南的高校,这里的毕业生一向有“孔雀东南飞”的传统,已在南粤大地打下了声望。

如果本科只是你的跳板,你已把读研作为下一步的中心任务,那么学风好、重基础、考研氛围浓郁的二本院校则是上上之选。一如果有可能,建议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或其他省会城市的院校,因为这里院校集中,招收研究生的机构多,考研辅导机构多……对这部分同学而言,本科阶段只是为了打下专业基础,有利于考研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当然,你也可以依据自己已经确立下来的未来发展方向来选择院校和专业,前提是你必须对未来有清醒而肯定的认识。

以材料类专业为例,二本院校的专业方向通常和本地实际相结合,如,河南科技大学与全国知名的耐火材料研究所比邻,学校在耐火材料方面就有自身的优势;景德镇陶瓷学院,则在陶瓷材料方面见长;北京建筑工程大学的材料学科,其特色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方面;中原工学院由郑州纺织工学院改建而来,其材料学科则偏重于纤维成型及改性等方向。选择不同的学科方向,决定着不同的学业领域和职业发展方向。

上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投资,所以也必须考虑成本与产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来说,可以考虑选择师范类、农林类、民族类、地矿类等收费低廉的院校或专业;国防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少二本院校都有国防生招生指标。

二本更要拉梯度

志愿梯度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非常重要。

所谓志愿梯度,简单说是指在同一批次内拉开档次,即便是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A志愿选择了“热”学校准备冲一冲,BCD志愿就要依次降温稳一稳,最后还一定要有“冷”来兜底。分数不高、缺乏竞争力的考生,可选择软硬件较好的老牌学校冲一冲,同时报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保一保。

专业志愿填报也是如此,如果第一专业志愿填报了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的热门专业,那么第二、三专业志愿就要填相对较冷的专业。

院校志愿梯度有几种选择,关键看你关注的重点:可以按照院校的热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也可以按照你的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或者按院校所在地区的吸引力进行排序。专业志愿梯度一般按照自己的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这种办法适用于分数优先的院校。对于部分院校确定的专业级差的专业录取规则,你应将最可能考上、同时也是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排在前面。但需要请大家注意的是,不是以往分数非常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建议你在了解拟报考院校的重点专业和就业情况后再做选择。

之所以强调志愿梯度,终极目的是为了增加你的被录取几率。志愿填报讲究稳中求胜,二批次的填报更要“稳”,道理很简单:一旦从本批次落选,你要么只能读学费高、社会认可度低的三本,要么只能降到专科批次录取。

大笔一挥随意填写志愿,院校梯度、专业梯度、地域梯度全不讲了,选的全是热门城市的热门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以下简称“三热”)。如果你想“过把瘾就死”,我就不说三道四了;如果你想保证有一所差不多的大学可读,那就必须杜绝这种自说自话的报考方式。要知道,很多热门地区的实力二本院校,社会认知度高、专业热门、地域好,录取分常年都在一本线以上,某些二本院校在某些年、某些省的录取线甚至超过了上海交大、南开等塔尖院校……由着性子胡来,错!

二本院校的综合实力差距很大,录取分数线的差距更大,“革命形势”之复杂足以颠覆我们的常规思维,反复研究目标院校最近3-5年的录取分数线、录取位次此时显得异常重要。注意:研究这些定输赢定乾坤的资料时,不仅要看最低分、平均分、最低位次,更要重视最高分、最高位次,“一分都不浪费”通常只是理想化的境界,迷信于此很可能将你带入万劫不复的窘境,在分数上留有余地才能让你进退裕如。如果你没有分数上的优势,一定不要忘记“同意专业调剂”。在考分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切忌盲目追逐“三热”。

历史教训告诫我们:不考虑自己的竞争实力,定位不准,所有志愿都集中在热门城市、热门院校、热门专业,还想当然地认为总会有一个学校录取,到头来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

考分一般的同学一旦和他们狭路相逢,也就只能做垫背者了。无法预测这种风险不等于无法防范这种风险,建议是可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规避“志愿扎堆”“与牛人碰头”等带来的危机。

与前文提到的热门二本院校相对应的,是最近新建的一些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多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由多所专科、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的。这部分院校和老牌院校相比虽说优势不多,但是数量多、招生计划多,是二本踩线考生必须重点关注的群体。

读到这里,问题又来了,二本院校数量如此庞大,质量如此良莠不齐,我们该怎样一一甄别呢?

如何甄别二本院校?

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是看该校的分省招生计划:实力强的二本院校通常会在外省(市、自治区)投放较多的招生计划,而那些不具竞争优势的学校因为名声不够响亮、实力不够强劲,通常会将招生范围局限于本省(市、自治区)及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当然,这只是对学校初步的判定,你还应该进一步关注一下该校的硕博点、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特色专业建设点、师资结构、校友力量,等等数据都能直观反映学校的学科实力、人才培养质量。

另外,从院校类型来看,二本批次中面向全国招生的大户一是师范、农林、工科、财经等专业性院校,二是省属地方性综合大学。如果你明确知晓自己的兴趣、专长、志向,不妨报考专业性院校。如果你兴趣、志向未定,或者喜欢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建议报考本省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学校很可能更利于你的学习和成长。

如果你计划报考省内学校,“多打听”和“实地考察”则是最稳妥的甄别方法:本省学校因为大家通常比较熟悉,你的老师、邻居、上届学兄学姐或父母的熟人中就有其校友,认真打听一番对该校的口碑也就大致心中有数了。实在还不放心,亲自去学校一趟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儿。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社会上有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一本选学校,二本选专业”,选到了学校擅长且又适合自己的专业,岂不就是找到了美味的蛋糕?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形成,离不开时间的积淀,所以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一般可寻找到该校的办学特色、优势所在,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改名的学校,我们通常能从该校的“曾用名”中窥见其优势专业。

反面的例子也可以举很多。现在有不少考生被所谓的热门专业牵着鼻子走,以很高的分数被国际贸易、新闻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录取,入学后才发现自己的学校其实是以师范、机械、化工等专业为特色的,能不郁闷吗?

很多学校的重点专业不是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因为该专业服务的行业较为冷门或者不景气,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于是在高考录取时就造成乏人问津、录取分数偏低。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犯了难:学校的优势专业就业不好,难道我应该选一个“水”专业?

关于专业的选择,我们应该从大范围来看,从行业大势来考虑??那些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相符合,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专业,有时在就业上会小有波动,但长远看却是坚挺的,比如土木、建筑、化工、机械、电子、材料、地质、能源等专业,只要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社会对学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就有旺盛需求。

更何况,有些所谓的“冷门”或“热门”只是社会舆论强贴的标签:都说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冷”,你看人家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水了吗?相反,一些专业虽然看起来热门,但“含金量”很低,例如高烧不退的法学专业,开设院校太泛太多,遍地开花,毕业生就业形势其实很不好,二本院校尤甚,考到律师资格证的人很少,从事本专业的人更少。

国家政策规定,热门专业的学费可以上浮20%左右,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看专业是否热门,注意一下学费就可以心中有数了。判定一个专业的“含金量”,还可以从录取分数来看:如果连续几年录取分数较高,且相对平稳,那么这个专业的质量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关注该专业的就业率,校方公布的就业率虽然受到很多人质疑,但是同一院校不同专业之间就业率的横向对比还是能看出来优劣的。

以上这些都是从就业角度来考虑,如果你打定主意要读研,则要重点考虑学校的重点专业??这些重点专业的师资和实验设备都能为你的学习带来更大的便利,甚至你还可以得到其他专业没有的保研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