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政策改革 > 正文

最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最新篇

更新时间:2023-06-10 16:13:25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增加货币供应,可能引发通胀膨胀;减少货币供应,又可能减缓经济发展。

那应该如何控制呢?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通常是由央行制定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

其中包括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为: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以中国为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之后,要强制将一部分的钱放在央行,保证储户提取存款的需要。这一部分钱就叫存款准备金,而商业银行缴存给央行的比率,即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只要上调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银行的放贷量,就能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通俗讲就是商业银行拿着票据跟央行借钱,再贴现率相当于这个借钱的利息。如果央行降低再贴现率,就意味借钱的成本减少,商业银行就会增加跟央行借钱,这样货币供应量就增加了。

央行也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主动调节货币供应量。简单理解就是投放跟收回人民币的过程。

以回购为例,常见的是买卖债券。其中,正回购是卖出债券,从市场收回人民币;逆回购则是通过买入债券,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优缺点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就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的范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1.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

2.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第三,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

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