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党员教师黄永腾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更新时间:2023-06-10 16:20:18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党员教师黄永腾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60多年的阅读习惯

说起读书看报,76岁的黄永腾老师一下子来了劲,滔滔不绝但又很谦逊,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书籍报纸的挚爱。“我读的书还很少,但是我爱读书,喜欢读书,坚持读书,读好书,读书后也灵活运用和创新结合,还会引导学生读书。”黄永腾用寥寥几十字道出自己阅读的态度。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爱好阅读,是伴随黄永腾一生的习惯。

1955年,16岁的黄永腾从钦州师范初师毕业,他自愿“支边”,来到“老、少、边、山、穷”的防城各族自治县那垌村小学当老师。同时担任少先队辅导员,从此他便与少先队结下不解之缘直到现在。

1959年,黄永腾被调到那良镇中心校工作,这一调就是22年。在那良,黄永腾度过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岁月。“你们这些人比人家差太多了,要特别注意。”一位与黄永腾交好的村干部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至今黄永腾将这话铭记心间。他说:“不管他当时是善意还是恶意,自己的不足还是要想办法弥补。”

比别人差要怎么办?那就得学习,而阅读是黄永腾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他说:“那个时候又没有什么培训,要成长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有很多问题,书都会给你答案。”

直到1981年,黄永腾从那良中心校调到当时的防城区防城镇第二小学工作。当时的行李,除了几件衣物外,还有好几箱书。“总共有两三千册,在那良20多年积累下来的,书不能丢。”黄永腾回忆说。

黄永腾在防城二小任教的10多年里,针对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方法,先后设计了数百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其中,应用于教育实践的“解烦箱”项目成为全国小学辅导教育活动品牌。

1999年,黄永腾在防城区二小退休,但是他退而不休。退休后,除继续担任防城港市和防城区少先队工作总顾问外,还先后义务为16间学校做志愿者工作,热情参加关工委组织的“五老宣讲团”、“老少结对、关爱服务”、“普法先行,关爱明天”等活动,积极主动做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981年以来,他设计了大批内容新鲜、形式生动、效果显著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参赛中,获全国级奖活动达86个。其中“同乐”、“与边防军叔叔共护界碑”、 “学玩乐”、“唱起来”、“学玩箱”等10多项活动分获3个全国最佳奖、5个一等奖、3个三等奖、2个特色奖。“很多活动都是平时看书的时候积累下来的想法,换一个角度又是一种新的活动。”黄永腾说。

做少先队工作,什么知识都要知道一些,天文地理,心理健康、脑筋急转弯、迪斯尼世界纪录……退休后的黄永腾比退休前还忙,下乡、搞活动……但是他的阅读量不降反增。

“我现在一天要看的报纸就有七八份,一天不看报纸、不看书,心里就不舒服。”黄永腾说,《人民日报》、《防城港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辅导员》杂志,天文地理、军事、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儿童故事等书是黄永腾每天的文化大餐“必点”。

黄永腾每天一有空就会骑着自行车到道街上书店或者报刊亭买书买报,不顾风雨。有一次,经常去的那个在学校旁边的报刊亭已经卖完了《参考消息》,黄永腾便骑上自行车上另外一家报刊亭寻找。不巧,找了附近几条街的五六家报刊亭还是没有找到这份报纸,直到他大半个城区终于在防东路的一家报刊亭找到了当天的《参考消息》。“在附近买不到就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买,买不到就会不开心,买到了就高兴咯。”

不买报纸的时候,黄永腾就把学校订的报纸借回家里看,第二天再还回来。黄老师因为开展爱国主义、护界碑等活动,要经常下乡,白天自然是没有时间看报纸了,晚上回到家再晚也要看报纸,有时候会看到十点、十一点。他说,“可能是年轻时候养成的习惯,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半个多小时的书或者报纸,读书看报好啊,上面有很多信息可以参考过来用。”

之前,黄永腾经常去北京、南宁等地出差,到了车站,他除了买票最重要的就是买一份报纸在车上看。

学以致用,一个学期两三本读书笔记

60年里,为孩子的快乐成长,黄永腾出过多少点子,做了多少方案,他自己也说不清。但塞满了半个柜子的100多份奖章、奖牌、奖状和奖杯,却真实地记录着他付出的点点滴滴。

大家都说黄永腾策划活动很有创意,既结合全国青少年教育的大形势,又迎合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此,这样的活动既能拿到大奖,又能受到孩子们的交口称赞。老师和学生也因此称他“游戏王”、“活动王”。

细心的人总能发现黄永腾总是喜欢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这是黄永腾的读书笔记,也是他策划各种活动的“智囊团”。“我每次读书看报,看到一些与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有关的信息都会记录下来,顺便写下自己的设想和具体的工作计划,所以我的读书笔记就是“信息+设想+工作”的模式,翻过来看都是一目了然。”黄永腾告诉记者,他的这种习惯已经养成了几十年,一般一个学期都会用完两三本本子。

有一次,自治区举行青年辅导员培训活动,请黄永腾老师前来交流业务。课后,一个年轻的辅导员找到黄永腾问:“您不用手机也不用电脑,消息还这么灵通,怎么做到的?”黄永腾笑着告诉他,“这些信息,我都是从书籍、报纸上了解到的。”

读书看报这个习惯,也让黄永腾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迅速开展各种活动。“我喜欢看报纸,所以我发现信息比较早,有些信息都说了,《人民日报》都有了,广西区跟市里还没有下通知,我这边就已经开始搞活动了,比如:民族精神代代传、红领巾心向党、中国梦……”

今年7月上旬,由黄永腾协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共同设计的“随叫随到专家服务队、育子成才家长榜样队、好爸好妈好孩子宣传队”三支队伍首先在防城区滩营中心小学试点成立,旨在推进边境地区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黄永腾告诉记者,这个活动是结合今年*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来设计。“字典也有很多学问的啊,我查字典,发现‘重’字有很多意思,重心,那肯定就是要心里重视;重看,活动要调查;重点,要以点带面;重力,活动要给力,创新;重赏,要大力进行宣传表扬。”他说,这是我们创新的一种教育模式,让学校与家长共同搞好家庭教育,把培养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黄永腾喜欢学习但是不喜欢生搬死套,不喜欢重复。写文章他不照抄电脑,设计方案他不照搬书本,就是自己搞过的活动,用过的讲稿他也不肯重复照旧。在同一个小舞台,他设计出了“先声夺人”、 “立体效应”、“无声胜有声”等十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启幕形式。

今年三月,有单位找黄永腾帮忙设计学雷锋活动方案。“当时就很着急,不知道要什么活动好,但是就在我从解烦恼室里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就突然想起一个现在很流行的词‘点赞’,于是就想到了‘点赞身边的雷锋’这样一个活动。”黄永腾笑着说,要是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哪里知道有这么一个词啊。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在黄永腾身上得到印证。“我永远都是学生,还有很多东西不懂。”黄永腾说,看书时,书本就是自己的老师,自己就是学生;交朋友时,把对方当做高手,他们身上肯定有我需要学的东西。

黄永腾一直都说,书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也很乐意将阅读的快乐分享给他的学生,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细节之处见真心,黄永腾对学生的爱,从他每个时期不同的引导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黄永腾喜欢跟学生讲书中的故事,但是这里又藏着黄永腾的一点小小的“心机”。“我讲故事都是讲一半,把他们带入故事之后就不讲了,他们吵着让我继续讲,我就说,故事都是从书里来的,你们自己看书。”黄永腾说,“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自己去看书,久而久之阅读的习惯就会养成。”

60年代,边境地区缺书少报。黄永腾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购买3000多册儿童读物,腾出自己一半的房子,办起当地第一个“家庭图书室”。黄永腾说:“每次出去开会都买一些书报回来。”然后添置书架、购置台椅,第一个“家庭图书室”逐渐壮大。

70年代,因为要经常下乡,他成立了流动图书箱,每次下乡都背着一捆书,去到哪个学校就将书放在那里;80年代,成立跟踪图书箱,每次搞活动,都带着一些书跟着活动一起走;90年代,成立解烦恼读书柜,班级小书摊;如今成立了解烦恼室,从图书馆借一些书回来,谁想看课间都可以过来看,看完自己放回去,就像是阅览室。每天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人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但是黄永腾依然是全天候开放,除了下乡。

自从学校2005年成立了“解烦恼室”,“解烦恼室”也就成了黄永腾去得最多的地方。这里也是让小小少年快乐成长的地方。“学生要健康成长,首先要让他们高兴,教育也要跟活动结合起来一起做。”当了60年的孩子王,黄永腾早就摸索出经验来。

最让黄永腾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他收到的一位刘同学的解烦恼信,信中写道:“我因为胖,被男同学称为‘刘肥婆’。”他安慰了刘同学,又找到那几个男同学进行教育。刘同学在信上签上意见:满意。可没几天,刘取回烦恼信,在“满意”的前面加上了一个“不”,并说:“又有很多同学叫我绰号了,还有的叫我‘肥婆刘’呢。”

遇到这种情况,把全部男同学叫到解烦恼室来调解,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这个事情要怎么办才好?黄永腾心中七上八下。因为很喜欢看书的他,回到家后随手拿起了一本《水浒传》来看。他灵光一闪想起了书中的“大刀”关胜、“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现实中不也有“铁榔头”郎平、“小巨人”姚明么。

于是,黄永腾在刘同学的班里组织“我们说外号”的讨论会。他先是给孩子们讲“铁人”王进喜、“铁榔头”郎平,还有水泊梁山108将的外号,孩子们这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好外号。后来,黄永腾根据小女孩在图书管理上的长处,启发大家帮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别人还争不来的外号??“刘管理”。第二天,“刘管理”在意见栏上把“不满意”的“不”字涂了,改成一个“很”字。

黄永腾说:“外号也不是小事,搞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黄永腾的家里有“六多”,除了奖牌多,还有书多、照相机多、影碟机多、磁带多、光盘多。这些都是搞活动离不开的东西。有关儿童心理学、如何搞活动、少先队教育等方面的书籍,装了整整5个柜子。

党员教师黄永腾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界碑立在哪,国土就在哪;爱碑、护碑就是爱国爱边境”。这是我市优秀党员黄永腾固守的理念。

60多年前,青春年少的黄永腾,成为中越边境一线的小学教师,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迈上了爱护界碑之漫漫长路,一块块庄严耸立的界碑,饱含着他的爱国热情。

1955年,16岁的师范学校毕业生黄永腾,自愿支边,到地处边境一线的防城县那垌村小学任教。执教于边境地区,工作生活在国防一线,他深刻感受到边境安宁的珍贵,意识到国防坚强的重要。在兢兢业业从教之余,义务担负起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当时,一些边民的爱国护碑意识还很淡薄,牛羊拴碑上,垃圾丢碑旁,荒草恣意长,任由界碑污损。黄永腾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此,他找村干部交谈,走村串户到广大边民家中进行宣传,发动自己的学生去做家长的工作,起到明显成效。

也就是从1955年起,黄永腾老师首创发起爱国护碑行动,走山路,找界碑,为每一块界碑担当“清洁工”“守护员”,并且带领一代代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碑护碑活动。爱国护碑行动一启动,脚步就从没停止,成为对边境地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黄永腾无论是在边境地区从教的二十多年,还是到城区工作以后,直至退休以来,都为这项行动当旗手、扛大旗。

我市境内共有100多块界碑,延绵100多公里边境线,大部分都在偏远险僻之处。黄永腾就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所教育的孩子们身上。

“边境青少年要从小树立爱国主义理念,只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对边境、对祖国的认知才更清晰,才更明白边境儿女肩上所担的义务和责任。”黄永腾说。1979年,时任防城县那良公社少先队总辅导员的黄永腾,结合当时边境形势,组织36名小学生开展了“走游击队走过的路”活动,沿着解放军游击队的行军路线,清洁整理沿路30块界碑,并联系当年的老战士、烈士遗属为孩子们讲述烽火岁月的故事,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从那以后,黄永腾又陆续谋划组织了“时刻准备着”“挂国旗”“界碑天天见”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组织学生成立了“红领巾护碑小分队”,护碑队员不但自己护好碑,还向家人、村民、游客们宣传爱碑护碑知识。护碑小分队的旗帜一直传递至今。“红领巾护碑小分队”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一等奖、全国“童趣杯”特色小队等多项荣誉。虽然护碑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黄永腾和孩子们的护碑行动从未间断。

近年来,黄永腾老师通过编写《国威军威》宣传图册、编写传唱《护界碑》歌曲等形式,把爱国护碑行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而今,杖朝之年的黄永腾扎根边境,开展爱国护碑活动已有60年,踏出了赤子的护碑忠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国防事业的热爱之情。

守边固边、爱碑护碑成为广大边境学生崇尚的一种光荣使命,成为了当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新常态。学生们个个争当护碑小标兵,为界碑清洗碑面,用油漆亮色碑文,比拼谁知道更多界碑知识;大人们也利用早出晚归的机会,为沿路的界碑除草清淤、整理环境,有的还不辞辛苦绕道去护理界碑,在全市边境地区营造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我市有3个乡镇、19个行政村与越南陆路相邻,共有边民7万多人。在黄永腾的影响带动下,90%以上的边民群众都参与过守边护碑行动,甚至有很多家庭一家3代人都加入了爱碑护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