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海口中考 > 正文

海口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更新时间:2023-08-25 20:22:26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2017年海口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2016海口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10月15日至18日B.10月18日至20日C.10月20日至23日D.10月23日至25日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

A.教育和预测作用B.引领和规范作用C.指引和教育作用D.引领和强制作用

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法治体系,建设*

B.*法治体系,建设*法制国家

C.*法制体系,建设*法制国家

D.*法制体系,建设*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行政府(),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A.法律顾问制度B.直接联系群众制度C.社会保障制度D.责任追究制度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本质上是()。

A.计划经济B.竞争经济C.法治经济D.泡沫经济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二月四日B.十月二十日C.九月二十日D.九月三十日

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最本质的特征,是*最根本的保证是()

A.人民当家作主B.依法治国C.法治与德治相结合D.党的领导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司法公正B.司法独立C.建立法治政府D.依宪治国

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依宪执政B.依宪治国C.建立法治政府D.以人为本

1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

A.民主B.自由C.公正D.*

1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科学立法C.依宪执政D.司法公正

1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法治体系,建设*。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制度,贯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实现()。

A.民主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民主立法、严格执法、透明司法、全民守法

D.科学立法、透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的关键是()

A.提高立法质量B.恪守以民为本.C.立法为民理念D.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1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

A.实施B.规范C.教育D.惩罚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司法独立B.党的领导C.依宪治国D.建立法治政府

例1:什么是古代的赋税?

春秋前,君主除从农民耕种土地直接取得产物外,还从臣属处取得劳役和实物贡纳,这是赋税的起源。春秋时,按人丁向臣属征收军役和军需品称“赋”,按田亩对臣属土地征收财物称“税”。以后,以土地为课征对象的称田赋,以户、丁、资财为课征对象的称税。明朝一条鞭法,将人丁力役部分摊入田赋,赋税逐渐归并。清朝摊丁入亩后,赋税实际指田赋。

例2:怎样理解蒙古族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成员。

(1)蒙古的兴起和统一:

蒙古曾是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族的分支,原居也是古纳河的东部,后逐渐散布到广大蒙古高原。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与西辽、西夏、金、南宋、大理、吐蕃共为中国境内的七个分裂政权。

(2)元朝建立和统一中国:

蒙古西征:灭西夏、降服畏兀儿、吐蕃。

蒙古南下:灭金、占大理、灭南宋。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这是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

(3)蒙古各部的分裂:

元亡后,明朝将蒙古高原东部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将蒙古高原西部和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各部称为瓦剌。

瓦剌首领也先曾短期统一蒙古各部,其死后,各部又分裂了。

鞑靼出兵征服瓦剌迫其西迁,统一了蒙古各部。

16世纪前期,蒙古各部重又分裂。

(4)清朝统一内外蒙古:

17世纪初,瓦剌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70年代后,准噶尔部实际控制了另外三部(土尔扈特西迁今伏尔加河下游),又入侵漠不北蒙古三部土谢图汗、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三部南迁漠南(今内蒙古)向清朝求援。当准噶尔部进扰早已归属清朝的漠南蒙古时,康熙下令亲征,收复蒙古高原,漠北蒙古三部回迁,内外蒙古统一于清朝。

(5)蒙古族信奉喇嘛教黄教:

16世纪初,鞑靼首领俺答汗占领青海时,该地区流传的喇嘛教就传入蒙古,俺答汗尊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三传弟子为达赖喇嘛(三世),喇嘛教黄教在蒙古广为传播。此后,俺答汗的曾孙被立为四世达赖,由他派往蒙古主持教务的大喇嘛,成为蒙古活佛。

例3:怎样理解古代中国统一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的现象。

统一,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结合为一个整体。主要标准是政治上的服从和一致。

分裂,指统一政权解体分为多个互不统属的政权,或原属于该政权的一部分脱离、独立。

我国古代历经了秦、西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的四次统一,经历了先秦、三国、十六国及南北朝、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等闫分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