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广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更新时间:2025-06-30 09:07:27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言老师收到一个同学的咨询,是关于嘉应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嘉应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人,本文言老师将这些数据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了解嘉应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帮助。

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一、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广东省份2021年的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历史专业分数线是4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9378名;

2、在广东省份2021年的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4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9892名;

3、在广东省份2020年的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43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2065名;

4、在广东省份2020年的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0271名;

5、在广东省份2019年的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文科专业分数线是45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2988名;

6、在广东省份2019年的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38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6332名;

二、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21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443 99378
2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434 219892
3 (不招色盲色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20 广东 文科 - 430 102065
4 (不招色盲色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20 广东 理科 - 415 210271
5 (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医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19 广东 文科 - 458 102988
6 (不招色盲色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19 广东 理科 - 383 216332
嘉应学院英语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嘉应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甘肃上嘉应学院多少分 2025年分数线及排名
嘉应学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嘉应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嘉应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重庆上嘉应学院多少分 2025年分数线及排名
陕西上嘉应学院多少分 2025年分数线及排名
嘉应学院2025年排名最新全国排行榜多少名
嘉应学院历史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嘉应学院药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广西上嘉应学院多少分 2025年分数线及排名

三、嘉应学院师资和院系介绍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