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河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南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多少分 2024年分数线及排名

更新时间:2024-01-15 01:56:27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许老师被一位家长问道,河南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多少分,大家知道每所大学在每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都不同,本文许老师就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录取位次、录取人数等数据整理了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报考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的时可以作为参考,今年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预测线大家可以在高考升学网官网查询。

河南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多少分 2024年分数线及排名

一、河南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多少分

1、2022年河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8702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8人;

2、2021年河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http://www.Creditsailing.coM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5933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8人;

3、2020年河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7688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2人;

4、2022年河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0073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人;

5、2021年河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8478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2人;

6、2020年河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9308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2人;

二、河南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2 理科 本二 8 420 287021 省教育厅
河南 2022 文科 本二 10 445 100731 省教育厅

2、2021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18 426 259330 省教育厅
河南 2021 文科 本二 12 478 84787 省教育厅

3、2020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0 理科 本二 22 425 276885 省教育厅
河南 2020 文科 本二 22 470 93080 省教育厅
湖南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陕西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3参考)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的评价怎么样,口碑好不好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3参考)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3参考)
新疆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023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是师范类院校吗,陕西师范大学名单

三、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古长安,东依历史文化厚重的少陵塬,南眺秦岭,西临现代化大学城,北与市区融合。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学校共开设3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文、医、教、工为主,理、经、管、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国际学院等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意见为指南,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为主,兼顾医学、艺术学、理学的学科布局;形成教师教育类、计算机类、健康护理类等专业群。专业建设坚持分层建设、扎实推进的思路,按照国家一流、省级“一流专业”、校级重点专业三个建设层次,系统推进专业建设。现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人才培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强化专业特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专业认证,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大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和项目化教学。坚持能力导向,搭建了“平台(通识课、专业课、方向课三个平台)+模块(方向课有两个以上的模块供学生选修)”的课程结构体系和“三平台(课程实验平台、实验课平台、实习平台)三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结合、实习实训与就业的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与陕西省康复医院携手合作,发挥学校和医院两种资源优势,进行“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大连东软集团进行校企合作,开展“嵌入式”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严密有效学校制定10余个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涵盖了教学督导、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听课制度、校领导联系基层教学单位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质量检查与评价、教材选用质量监控和评估、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十条规范等方面。形成了“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院、教研室三级监控;期初、期中、期末、专项四类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评学五类监控手段,教学质量监控无死角,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强化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等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和全省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512项;教师在全省举行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堂创新大赛、微课比赛以及其他行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多项。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坚持以“科研强校、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为指导,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全面服务观念,不断更新理念,制定和优化科研管理政策,推动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着力提升科研水平。2005年,学校创办了《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校刊》,该刊是我校主办的教育教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目前常设栏目有特稿、高建群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理工医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和文艺欣赏等栏目。校刊自创办以来,为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其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2018年学校成立了以当代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的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机构——高建群研究中心。中心立足于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高建群文学艺术馆,通过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书画名家、文化学者高建群先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展示、研究和传播,致力于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建群研究的文学文献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2019年学校成立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校社科联的成立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同时标志着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翻开崭新的一页,对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20年11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了最新完成的“武书连2020中国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共包含401所学校,其中民办大学158所,独立学院243所。我校教师创新能力排第38名,陕西同类院校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