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动态新闻 > 正文

贵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历史事迹

更新时间:2024-01-16 10:03:36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贵州历史上名人有李端棻、乡土文学作家蹇先艾、金陵名家--肖娴、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文史学家———陈恒安、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风华一代:姚茫父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贵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历史事迹

一、贵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历史事迹

1.贵阳十大文化名人之李端棻

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贵州贵筑(贵州贵阳)人。李端棻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大臣,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曾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起组织发动“戊戌变法”,并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痴心于办教育,是北京大学的主要创办者之一,贵阳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李端棻幼岁而孤,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同治进士。历任学政、刑部侍郎等职。1889年秋季,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阅卷时,慧眼识拔考生梁启超,该生以“熔金铸史”的文笔应答考题,以为是“饱学宿儒”,李端棻非常欣赏,于是将他录取,榜上排名第八。后来,年仅16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见这位识才的主考官,才华横溢的梁启超给李端棻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将堂妹李蕙仙许配予梁为妻。“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清史稿》)。光绪二十二年(1896)疏请立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又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支持变法。百日维新期间,授礼部尚书。戊戌政变后,被充军新疆。后赦归,主讲贵州经世学堂。晚年归故里,死后葬于贵阳永乐乡。

2.乡土文学作家蹇先艾

蹇先艾(1906-1994),贵州遵义人。出生清末名门,自曾祖父始,累代皆有功名。祖父官至道员,清同治八年 (1869)奉办“遵义教案”有功,加赏布政使衔。父蹇念恒,举人,曾任今越西等县知县。

光绪三十二年〔1906)9月12日,蹇先艾出生于县署,辛亥革命时随父母返回遵义。蹇先艾敏捷好学,童年喜爱观赏鸟语花香的故乡景色,亦好听家中老仆人讲《三国演义》故事。稍长,入私塾,且于其父指导下读古文,联句作诗,十来岁能作古体诗。以后发表旧体诗,多用笔名萧然。民国8年(1919年)冬,蹇先艾至北京读书,先后就读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

民国20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获法学学士学位。时值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新文化刊物相继发行。蹇先艾于孤寂生活之中,以读书写作为乐,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民国11年,于师大附中与朱大南、李健吾创办 “曦社”文学团体,办《爝火》文学刊物。次年,发表新诗《二闸舟中》和小说处女作《人力车夫》。

民国15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常与朱自清、王统照、徐志摩、沈从文等名家交往。此后,在《晨报副刊》、《小说月报》和《文学》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任北平松坡图书馆编纂主任时,兼授弘文学院《文学概念》和女子中学《国文》课。赛先艾自感所写作品题材狭窄,描写琐碎,于是利用学术交流机会至山东农村考察民情。民国25年,于鲁迅发起的《中国文学工作者宣言》上签字。由于连续发表反映贵州民间疾苦的小说《水葬》、《到家》等,被鲁迅誉为乡土文学家。蹇先艾还翻译出版《美国短篇小说集》。抗日战争爆发后,蹇先艾由北平携眷返黔。

民国27年(1938年)春,因不满贵阳文坛沉闷的气氛,与谢六逸等发起成立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理事,于《贵州晨报》编《每周文艺》副刊,以杂文、诗歌、短评等形式唤醒民众,鼓舞抗日救亡斗志。次年2月,日本飞机轰炸贵阳,《贵州晨报》社被毁,《每周文艺》停刊。民国31年起,历任贵阳省立高中教员,遵义师范学校校长,贵州大学和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等职。民国34年3月,主编《贵州日报》《新垒》副刊,团结省内外作家,继续以文学艺术作品,鼓舞民众。蹇先艾为人清廉、正直。任遵师校长时,月薪难以维持家计。当时,师范学生享受公费待遇,一般校长吃学生空缺多达十数人(其中要以一部分到贵阳送礼),会计劝其吃空缺,蹇先艾坚持不肯。为维持生计,只得将北平运回的《鲁迅全集》出售,补助家庭生活。抗战胜利后,目睹当局鼓吹“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实行独裁统治的现状,蹇先艾加入“教授会”,任干事,支持学生“争和平、争民主,反内战、反独裁”和“反饥饿、反迫害”等政治斗争,并以《新垒》为阵地,巧妙地发表揭露国统区黑暗、争取民主权利内容的作品,公开为革命作家茅盾撰写50寿辰祝贺文章,推荐英国作家约翰·雷特描写十月革命的著作。当局予以注意,不是令其更换标题,就是强令抹去作家署名。蹇先艾抗议无效,于民国37年辞职,停办《新垒》。 1949年后,贵州省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蹇先艾任副主席,主持《贵州文艺》出版。

1953年蹇先艾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省文化局局长、民盟中央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文联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政协贵州省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和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83年、 1986年曾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和印度。写作之余,常对青年作者的作品进行评阅,为之作序,鼓励上进;对贵州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亦予热情关注。蹇先艾的短篇小说集有《朝雾》、《一位英雄》、《酒家》、《还乡集》、一《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幸福》、《倔强的女人》,散文集有《城下集》、《离散集》、《乡谈集》、《新芽集》、《苗岭集》,约350万字,新诗近70首。文风简朴,乡土气息浓郁,被称为我国五四运动以来于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卓越的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 1994年10月26日病逝贵阳,时年88岁。

3.金陵名家--肖娴

萧娴(1902 - 1997)生于贵阳市金井街。父亲萧铁珊精诗文书法,是西南名士、南社社员。萧娴三岁随父移居广州,五岁丧母。七岁时摹仿父亲写了一幅字,劲健的笔力和豪放的气概令父亲欣喜不已,开始认真教她学习书法。

萧娴先生虽髫龄就离开贵州,但对故乡感情很深,作书常署“黔南萧娴”。耄耋之年,不顾长途劳累,三次回乡,受到故乡人民极为隆重的接待。曾说,游览黄果树大瀑布,回去后,自觉写大字时胸中豪气涌动。又在晚年自叙中说:“娴之以书艺为终身追求,实缘吾黔灵气熏染。今年九十有一,叶虽未落,先有归根之想。乃以平生书作,或篆或隶,或真或行,凡百有一件,敬献故乡人民。”

贵阳市政府为此在名胜翠微阁设立了《萧娴先生法书陈列馆》,馆名为国学大师启功先生题写。馆中常年陈列萧书,供市民观赏。

4.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文史学家———陈恒安

陈恒安(1910 — 1986),原名德谦,字恒堪,号宝康,贵州贵阳人。1910年6月生。幼承父教,富才思,有神童之称。最早师从黔中名儒乐嘉荃习文,又从王仲肃治小篆兼临《毛公鼎》、《孟鼎》和《散氏盘》,后拜名师杨覃生。年轻时便加入贵阳“诗钟会”,会友皆硕彦前辈,“惟先生年最少”。早年曾游学金陵,就读于中央大学中文系,归筑后与诗友唱酬,更有文名。通经史、工诗词、精训诂,富收藏,擅文物鉴别。曾任贵州省通志馆编纂,执教于贵阳师范学院、大夏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任贵州省立艺术馆馆长,倡导艺术教育,对转迁来黔的文艺界人士一概热情接待。与徐悲鸿、沈尹默、叶浅予、商承祚、马衡、赵少昂、马万里、乔大壮等交往,视野益宽。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一部分文物藏于贵阳及安顺两地。为了让贵阳山城人民第一次饱览民族文化宝库中许多稀世之宝,商得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同意,在艺术馆举办了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展。此后其书风变化较大,以王 ( 羲之 ) 米 ( 元章 ) 为主而揉以颜真卿的雄强茂密笔意。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南京总统府文官处任职,又有机会饱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名家书法精品,特别是米芾的《乡景楼诗》和《蜀素帖》。其行书渴润相间,雄秀得宜;篆书端庄古朴,造诣极高;因治文字学,故精甲骨文书法,并有专门研究,故甲骨文书法在当代书林中独树—帜,享盛誉于海内外,且有专题研究,有《殷墟书法漫述》一文参加1984河南安阳殷墟

书法笔会研讨会,特具风采。晚岁书名日隆,作品远播欧美日本等国,国内外收藏者众,有书法专辑《陈恒安书法选》存世。气质、用功,造诣之深,可谓一代宗师。也是诗人,其《春茗词》四卷,《邻树诗存》二卷,于21世纪初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是当代诗坛、词坛的一束奇葩;还集有殷契文诗百余首辑成《宏福集吟》一册 (未刊行) 。

于鉴定之学,尤为精通。因家藏丰富,且与省内外藏家、鉴赏家交往很多,故对贵州文物,如数家珍,对地方文献也都熟谙在胸。20世纪50年代曾任贵州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捐献多件家藏古籍善本及珍贵字画。

1949年后,历任贵州省政协委员,省民革常委会顾问、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省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暨贵州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贵州国画院顾问,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1982 年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86年6月1日病逝于贵阳。

5.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遗憾的是,人们但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学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炖青的境界。长期以来,“龙场悟道”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而忽略了其间许多思想转变及理论形成了重大情节。王阳明学说,并不是产生于他那“水乡泽国”的故乡,而是产生在穷乡僻壤的龙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它与王阳明当时的处境和寂然心态有极大关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 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并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心境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萦、冷漠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跌入万丈深渊。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忽忽,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从而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成为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他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燥转一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在龙冈,他写成了《五经臆说》,以其极富反叛精神的“异端曲说”向程朱理学发起猛烈轰击。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质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度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一个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王阳明一生中

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扎》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便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在贵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贵州人对他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在修文阳明洞,有彝族土司安国亨的题字,大书“阳明先生遗爱处”。这“遗爱”,是无限的爱,是永恒的爱,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与安亘慰》的两封书信表达了他与少数民族之间情真意深,永志难忘。他所写的《居夷诗》百余首,还有《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君子亭记》、《宾阳堂记》,记述了他在贵州期间的心迹,是王阳明思想转变的历史见证。他开启了贵州自由讲学之风,以后的文明书院、正学书院、阳明书院、南阜书院、学古书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对贵州的教育与思想有着深远影响。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人,在修文阳明洞,在贵阳扶风山,都建起了王文成公祠,如今还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阳明园。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此即所谓“真三不朽”、“兼三不朽”。

6.诗书画三绝--杨龙友

杨龙友(1596-1646),名文骢,号山子,万历24年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故居已荡然无存,大概就是在南明畔某一风景佳丽的地方。万历46年(1618),龙友乡试中举,约在此年与马士英之妹结婚。天启元年(1621),安邦彦进围贵阳城,龙友曾募士随父拒守。次年,贵阳围解,龙友率所募追击,克之。

天启4年(1624)龙友28岁时奉母移家南京。不久复社组建,杨龙友加入成为早期社员,与复社领袖张溥及后称“复社四公子”中的陈子龙、吴应箕等交好。后与陈继儒、董其昌、倪元璐等名士交游甚密。

崇祯17年(1644)清军入关后,任南明弘光朝(福王朱由崧)官兵备副使。次年,南京陷落,又在隆武朝(唐王朱聿健)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清顺治3年(弘光2年,1646)在浙江衢州抵抗清兵,败退浦城。被俘后不屈而遭杀,一家同死者三十六人。

7.中国新闻学教育开拓者谢六逸

谢六逸(1896—1945)贵州贵阳人。名光燊( shēn),字六逸、无堂。 他曾先后就读于贵阳达德学堂高等部、贵州省立贵阳模范中学校;1918年春,他与王若飞等人由黄齐生率领,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学习,课余他潜心研究西方和日本文学,学习期间即发表了不少研究文学的文章。1921年1月,正在日本读书的谢六逸欣然加入了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与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等同在读书会小说组中。从此,投身于中国的新文学运动。

1922年3月30日,谢六逸以谢光燊的学名,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到得学士学位,随即回国。回国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与《综合英汉大辞典》的修订。 先后任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公学文科学长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在上海复旦大学创建了新闻专业,并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和中国文学系系主任,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22年11月,他接替郑振铎,为文学研究会主持其会刊《文学旬刊》的编辑工作;1924年4月,应上海中华书局之聘,创办并主编《儿童文学》月刊;上海《时报》编辑《小春秋》副刊、1935年9月出任上海《立报》副刊《言林》主编。1937年5月,应胡愈之(代表生活书店)约请,创办并主编《国民》周刊。

1937年年底,谢六逸携家辗转回到家乡贵阳,先后任大夏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文史研究室和社会研究部主任;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文学系系主任。与蹇先艾等组织“每周文艺社",在《贵州日报》出版《每周文艺》。193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1年任文通书局编辑所副所长,主持编务,出版各种新书,创办并主编《文讯》月刊。1944年兼任《中央日报(贵阳版)》研究室主任。后来,茅盾先生回忆道:“……我们给他个尊号‘贵州督军'。尊号何以必称‘督军',但凡见过六逸而领略到他那沉着庄严的仪表,总该可以索解……”

1945年8月8日,谢六逸因病不治,逝世于贵阳,年仅47岁。谢六逸一生著译颇丰。仅文学方面的著作,就有日本文学史五种,译著等多种,儿童文学六七种,另有《水沫集》、《茶话集》、《文坛逸话》、《西洋小说发达史》、《农民文学ABC》、《神话学ABC》、《日本文学史》等。作为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拓者之一,谢六逸还著有《新闻学概论》、《实用新闻学》等新闻学作品多种。译有《伊利亚特的故事》、《希腊传说》等。郑振铎编《文学大纲》,其中日本文学多为谢氏手笔。

在新文学史和近代新闻史上,贵阳人谢六逸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20年代便进行文学创作,善写散文、儿童文学,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拓荒者,对日本文学研究与周作人不相伯仲,而且还向人们介绍西方文学。他还是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拓者,在复旦大学开办新闻系。

鲁迅曾戏作了《教授杂咏四首》,其中第四首诗“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咏的就是谢六逸。当时,谢六逸曾编选过一本《模范小说选》,选录鲁迅、茅盾、叶绍钧(圣陶)、冰心、郁达夫的作品,于1933年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谢六逸在序言中说:“翻开坊间出版的中国作家辞典一看,我国的作家快要凑足五百罗汉之数了。但我在这本书里只选了五个作家的作品,我早已硬起头皮,准备别的作家来打我骂我。而且骂我的第一句话,我也猜着了。这句骂我的话不是别的,就是‘你是近视眼啊'……国内的作家无论如何不止这五个,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过 在我所做的是‘匠人'的工作,匠人选择材料时,必要顾到能不能上得自己的‘墨线',我选择的结果,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可以上我的‘墨线'……

8.名震京华周渔璜

周渔璜(1665~1714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渔璜,号起渭,一字桐埜,别号载公,贵阳青岩骑龙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周渔璜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清初中国诗坛有很高的地位。他幼年即工诗,十四五岁时,曾赋《灯花诗》一首,传诵乡里。清初中国诗坛门户之见陋习严重,他不为所染,博采众长,终于独树一帜。他的诗以新、奇见长,在京城二十多年,初以一首《万佛寺大钟歌》,瑰丽特出,名城震京华。万佛寺大钟即华严经大钟。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夺其侄帝位。后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京。一到北京,朱棣就铸华严经大钟,意在超度"靖难"死者,减轻自己罪孽。周渔璜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写此诗,此时正翰林院供职,诗原名《分韵京师古迹得明成祖华严经大钟》。诗中鞭挞了朱棣夺取皇位的残酷,指出"南兵百万刲羊豕"、"忠臣十族飘冤魂"、"当年杀戮成丘墟";揭示刻有二十万字的华严经大钟"一字忏除一冤命,字少冤多除不竟","钟声夜发老狐鸣,头戴髑髅暗中听";最后沉痛地说,李闯王入京,崇祯吊死,明朝灭亡前的景象是"帝子王孙无处所,血溅陵一抔土"。这首诗磅礴大气,意境幽旷,沉雄悲壮。袁枚《随园诗话》一书中,就把他《泛舟西湖夜半始归》诗里"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赞为使人"终身不忘"的佳句。

周渔璜的《桐埜诗集》,清代就有四种刻本流传:初名《回青山房》,又名《稼雨轩》,又名《燕山尘土》,后定名为《桐埜诗集》,其弟周起濂刻于北京,称北本;周渔璜的朋友同榜进士汪千波再刻于江苏吴县(苏州),称为南本;三刻于贵阳,为贵筑人谢廷薰,称为谢本;四刻于独山莫友芝,为咸丰二年(1852年)印于贵阳。今之常见《桐埜诗集》,即莫友芝的咸丰本,分为四卷,第一卷六十八首,第二卷七十七首,第三卷八十九首,第四卷一百一十八首,总计三百五十二首诗。记录了周渔璜在翰林院供职期间的见闻和感想,是诗中精品。1999年1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有校注本《桐埜诗集》问世。

康熙皇帝曾问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当代诗人数谁?陈廷敬回答:要数周起渭(渔璜)和史宇义(蕉饮)。可见周渔璜当时在全国诗坛上已是数一数二的顶尖诗人。晚清"西南大儒"郑珍在瞻仰周渔璜的遗像后赞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他认为周渔璜是继承盛览(长通)之后,堪与苏东坡(眉山)、陆游(放翁)媲美的诗人。周渔璜的诗造诣很深,成就很高,当代美术大师刘海粟在《诗人周渔璜小传》中称他为"黔中诗帅",认为"这位开一代风气的人物,论学术成就之高,阅历之广,反映民间疾苦之深,他不如郑珍(子尹)、莫友芝(郘亭)、黎庶昌(纯斋)(黎在刻画生民多即方面不如郑、莫),而才气或在三家之上"。

周渔璜的另一些学术成就是奉诏参与编篡《皇舆表》、《康熙字典》、《渊鉴内涵》等书。《皇舆表》即《大清地舆图》,是清初编成的地理学重要图籍。《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篡的,周渔璜名列二十七名篡修者之第三名,担当重任。该书收字47053个,是《中华大字典》出版前我国最大的一部字典,是查找汉字的古音、古义和生僻怪字不可缺少的工具书,该书的编篡是清代我国学术上的一大成就。《渊鉴内涵》是一部类书,采自《唐内涵》、《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玉海》等十七部古类书,分为天、岁时、地、帝王、文学、武功、人、草、木、鸟、兽等四十五部,共四百五十卷,集我国清代以前类书之大成。周渔璜任该书校录官。

对地方的文化建设,周渔璜也做过贡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年仅27岁的周渔璜参加了贵州巡抚卫既齐组织的《贵州通志》修篡工作,担任分篡。当时贵州著名文人吴中蕃主持该项工作,十分器重周渔璜的才能,认为他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吴中蕃曾赠诗云:"欲觅替人欣已得,可知倒屣自难禁。原将绝俗超凡事,慰我相期无限心。"周渔璜担任分篡的(康熙)《贵州通志》,全书三十六卷,后又增《杂记》,总计三十七卷,史料丰富,篇幅浩大,是贵州省地方志的重要著作。

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的周渔璜墓和桐埜书屋,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9.风华一代:姚茫父

清末民初,有一位享誉中国文坛画苑的贵州人——姚华。

他是著名的书画家、诗人、词曲家、经史学家、文学家及艺术教育家。他在诗、文、词、曲、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与陈衡恪(字师曾)两人的人品学问及诗、书、画、印“四全”而被时人并称“姚陈”,为民国初年北京公认的“画坛领袖”。鲁迅评说“北京书画笺大盛则在民国四、五年后之师曾、茫父……时代”。姚华曾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交往,并翻译过泰戈尔的《飞鸟集》……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姚华是科举制度下最后一代文人。他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应聘于兴义笔山书院主讲《佩文韵注》等。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进士,任工部虞衡司主事。次年姚华获清政府保送游学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1907年10月期满毕业归国,任邮船部船政司主事、邮政司检核科科长等职,1912年2月,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不久,即彻底退出政界,投身著述、美术及教育事业。他1913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出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同时任教于北京多所大专学堂,桃李满京华。因军阀混战、政局混乱,姚华曾卜居北京城南莲花寺中逾十载,以出售自己创作的诗词、书画和颖拓为生。姚华学问渊博,精文字学、音韵学、戏曲理论,尤其是诗文词曲,在当时画坛无出其右者。姚华在戏曲方面的学识,更使他在梨园界广受尊敬,结交了不少名人,如王瑶卿、梅兰芳、程饣见秋等,都是到莲花庵习画论艺的常客,都尊他为老师。姚华为人爽直,讲名节,重情义,平等待人,因此慕名从学的各阶层人士很多,在艺术界颇有号召力。1924年,姚华在北京樱桃斜街贵州会馆举办画会时,与会者达数百人之多,包括当时正在北京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也出席并发表演说。1926年,姚华患脑溢血,愈后左臂致残,仍坚持作书绘画,著书立说,为艺术事业终其一生。1930年6月病故,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灶君庙姚山,享年55岁。

姚华一生著述颇丰。他自订文稿《弗堂类稿》31卷,其中诗11卷,词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书牍、传、祭文、赞、铭各1卷。还有《姚茫父书画集》、《弗堂诗》、《小学问答》、《书运》、《说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等。他的戏曲理论代表作《曲海一勺》、《菉猗室曲话》、《论文后编》及《毛刻签目》、《元刊杂剧三十种校正》、《说戏剧》等,是对中国近代戏剧理论的重要贡献,至今仍有深刻影响。

《曲海一勺》是姚华论曲的代表作,最早于1912年在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杂志上连载。全书用文言文写成,分别从乐、诗、史三个角度细述了戏曲的特质和演变,其宗旨在于提高戏曲的地位,变革和振兴曲学。一是论述文学发展与治乱关系时,认为“治平之世,百度守成”,文学难以发展;变乱之时,“纪律荡然”,倒能萌出新芽;二是论述文学发展与“风土”的关系时,不仅仅限于“山水之秀”等自然环境,而是比较广泛地涉及到社会、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

书画方面,姚华尤其长于画山水花卉和题跋。其画面题款,隶、篆、行、草,选用适中,与画面浑然一体,交相成趣。他所画的牡丹佳品——姚黄,艳丽多姿,生意盎然,因而时人便将姚华戏称为“黄牡丹”。他运用书法笔墨,直写胸臆,每当下笔,故乡的山峦叠翠,北方烟云,江南秀色,澹然郁集,不时并发。他所首创的颖拓,介乎书与画之间,以规摩古代金石碑刻为主,精妙绝伦,玄奇空灵,令人叹为观止。

姚华居莲花寺十年时有诗曰:“莲花十载一身藏,丧乱余年事事荒;自与山僧等贫贱,不关人事有兴亡。”这位远离家乡的贵州之子,虽身处乱世,却成就为风华一代的真正艺术大师。他那委婉曲折的心迹,由此诗中可窥见一斑。

10.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宋吟可

宋吟可(1902.7—1991.2),别名荫科,江苏南京人。1917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书籍封面设计及插图,并自学中国画传统技法,得吴昌硕指教。30年代流寓广西,任桂林美术专科学校讲师。1945年定居贵阳。历任香港商务印书馆印刷厂设计,1951年后曾任桂林艺专教师,贵州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组组长、贵州省民族学院、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主席,贵州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文联委员 。擅人物、花鸟、山水,以表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情为主,所作中西兼取,笔墨苍劲,着色艳雅,画风清丽秀逸,生活气息浓苳。

作品有《苗族人民抗清起义》、《春雨》等,出版有《宋吟可画辑》、《宋吟可作品选集》等。

二、贵州的历史

贵州名称的由来

贵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在此地区的最早记载。那时候的“贵州”主要是指现今的省会贵阳。后来,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立行省。有人认为,“贵”字是以当地的贵山得名。

1,贵州古代历史

贵州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现已发现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40多处。

春秋以前,贵州黔东北地区属于荆楚,其余地区泛称南蛮。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国崛起于中国西南部,贵州成为夜郎的中心。夜郎国曾与中原王朝有过交往和战争,最著名的是《史记》中记载的张骞出使西域时被夜郎所围困和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描写的夜郎自大。

三国时期,西南大部分地区为蜀汉政权所占有。225年诸葛亮征南中以后分设了七郡,其中牂牁郡在贵州境内,朱提、兴古二郡辖今贵州西部部分地域。

隋唐时期,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加强了统治和开发。隋朝在贵州置牂牁郡,辖地有今桐梓、遵义等县;唐朝在此基础上增设了黔中道、黔南道等军事行政区划。

宋元时期,西南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混居现象。由于蒙元军队的入侵和压迫,许多汉族、百越族等民族逃离中原,向西南地区迁移,与当地的彝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发生了交流、冲突和融合。这些民族的迁徙和混居,促进了西南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

2,贵州近现代历史

明清时期,贵州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明朝在贵州设立了布政使司,将贵州划分为八路,分别由土司和官府管理。贵州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王阳明、李贽、李自成等。

清朝初期,贵州继续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但随着清朝中央政权的加强,土司制度逐渐被改革和废除,贵州成为一个完全由官府统治的省份。清朝后期,贵州受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民族起义和反抗运动,如苗民起义、彝族起义、黔东起义等。

辛亥革命后,贵州成为一个省级行政区。1911年11月22日,贵州都督府在贵阳成立,宣布脱离清朝统治,加入中华民国。1913年1月1日,贵州都督府改称为贵州省政府。

民国时期,贵州经历了北洋军阀的割据、国民党的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贵州人民积极参与了革命斗争和民族救亡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贵阳市,宣告了贵州全省解放。195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

三、贵州历史遗迹和文化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贵州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例子:

贵阳市观山湖区有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群——观音洞遗址群。这里曾是远古人类生活和狩猎的场所,出土了许多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

贞丰县有一处夜郎国都城遗址,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夜郎国的都城遗址。夜郎国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属国,后来成为西南地区的强国,与汉朝发生过多次战争。夜郎国都城遗址位于贞丰县大坡顶村,占地约1000亩,出土了许多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

遵义市有一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的旧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进行正确的战略转移和领导机构调整的地方,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遵义会议旧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门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贵阳市有一处中国最大的苗族村寨——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是苗族文化的代表,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服饰特色、风俗习惯等。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西江镇,由十几个自然村组成,有近千户苗族人家,被誉为“东方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