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三讲话一通报个人心得体会总结3篇

更新时间:2023-08-18 21:29:57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贫穷不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6亿多人口摘掉贫困帽子,不仅深刻改变了国家面貌,也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准备的三讲话一通报学习总结3篇,欢迎参考
三讲话一通报个人心得体会总结一



世界银行的报告说:“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使如此多的人摆脱了贫困,对于全人类来说是史无前例的。”95年来,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当然包括摆脱贫困。43年前,20岁的青年*当上梁家河村支书,便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让村民“吃饱饭”、“吃上肉”上。消除贫困是*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青年*主动担当,他是那个年代的青年典范。今天,距离全面小康脱贫军令状只剩下短短几年,挡在路上的还有5000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从前,拿下腊子口的是青年,舍身炸碉堡的是青年,智取威虎山的是青年,勇闯北大荒的是青年,撑起航天梦的是青年;今天,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命题,当仁不让,青年必须争先!
拿不下腊子口,红军不可能抵达陕北走出革命的新天地;摆不脱贫困,全面小康就功败垂成,中国梦也将成黄粱一梦。脱贫是一场攻坚战,是实现小康的硬性标准,是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关口。*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也是当代青年的任务书。每一代青年,历史都赋予了独特的使命和际遇,勇于承担者会赢得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台,看不懂的只会慨叹前路迷茫,再珍贵的青春岁月也将黯然失色。
*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摆脱贫困是干出来的。*40多年的从政经历中,把最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的事业中去,从挖沼气池做起,他的事业舞台越来越大。今天,无数青年正在脱贫攻坚的国家战役中书写青春,实现价值。为了改变农村面貌,几十万大学生村官走进农村,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们一身泥土,两手茧子。*评价他们“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此外还有西部计划、“三下乡”等,无数青年满腔热情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扶贫工作,帮助一户人家,教出一班孩子,带领一个村子,参与一项公益……无数青春汇成希望的洪流。双创是青年的大舞台,也是青年投身脱贫攻坚的抓手。许多青年回到农村做起农村电商,用知识,用智慧,用创意,用辛苦,用恒心,把各种土特产和水果生鲜搬上互联网,给农村开辟出无限市场,许多家庭因此转年就实现了脱贫。所谓生力军和突击队,这才是青年价值!
上世纪最后十年到本世纪前十年,20年里,中国成功使6亿多人口脱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说,“中国将她的人民从贫困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脱离了出来,呼吁各国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这是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最大福祉。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意味着扶贫开发也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贫困线以下,我们还有5000万父老乡亲。未来五年,每年必须有1000万人跳出贫困的围剿,任务再重,也必须完成。青年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创业项目,选择道路,选择人生,最睿智的标准,是瞄准当下国家最紧迫最急切的领域。最好的钢要用在刀刃上,最优秀的青年最应该投身到脱贫事业中去!
中国梦走到今天,一代代青年作出了榜样,扫除了前进路上的所有障碍。脱贫攻坚,关键时刻,该我们上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青年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青年就要盯紧精准扶贫继续奋斗。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三讲话一通报个人心得体会总结二

能不能限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不是看口号喊得响不响,而是要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归根结底要看党员干部有没有实干精神、能不能担当作为。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光靠想是想不出来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实干”,在于“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在于敢啃“硬骨头”,在于敢“涉险滩”,在于勇拆“拦路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才是硬道理。脱贫攻坚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作为落实政策、工作的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实干意识,有实干精神。脱贫攻坚,越往后,任务会更加更加艰巨,困难会更加不可想象。越到后面,留下的就是“硬骨头”,必须出“实招”,来不得半点虚的。这些“硬骨头”谁去啃?啃不下,何谈脱贫攻坚。拔不下这座脱贫之城,如何实现全面小康,如何面对群众殷殷期盼?因此,越是在困境之下,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强化苦干实干的意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不脱贫不放手、不摘帽不离开”的魄力,主动思考、勇于作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更加坚定信心,更加落实责任,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勇拆拦路石实干,才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唯一路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实干本领,强化实干作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来,一个一个攻城拔寨。要强化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攻坚任务抓在手中;要立下“军令状”,横下一条心,紧盯“硬骨头”,渡过“险滩”,拆除“拦路石”,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实干不是蛮干,更不是搞花架、造盆景脱贫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发力,否则,就是蛮干、胡干、瞎干,这样做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更浪费人力无力资源,更严重的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脱贫攻坚,是绝对来不得半点虚假,注不得半点水分的。谁搞“花架子”,谁就要“挨板子”。不顾实际、不讲规律的蛮干,只会事倍功半无成效。“眉毛胡子一把抓”瞎干,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只会一团乱麻不见效。只要政绩不要实绩,搞“花架”、造“盆景”,不寻根问诊、对症施药的胡干,让贫困群众“被脱贫”“假脱贫”,后果不堪设想。脱贫攻坚必须要坚持实干精神,要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脱贫有没有成效、成效好不好,是否经得起检验,群众说了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必须以脱贫攻坚实绩取信于民。

三讲话一通报个人心得体会总结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肩负艰巨繁重的硬任务,身处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放眼“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点,*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要求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彰显党带领人民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坚强决心与信心,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贫穷不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6亿多人口摘掉贫困帽子,不仅深刻改变了国家面貌,也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随着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难度越来越大。目前,贫困人口仍有7000多万,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贫困问题呈现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常规手段和以往经验往往效果有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对扶贫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集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一场扶贫攻坚战,才能补齐短板、攻克难关,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起带入全面小康。
“四个切实”贯穿着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前往贫困偏远地区深入考察,深刻阐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目标、根本任务,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到设立“扶贫日”,再到政府工作报告“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庄严承诺,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开发进展,始终是*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四个切实”的提出,既是扶贫理念一脉相承的逻辑延续,也是对扶贫方针的进一步明确,体现了我们党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不变情怀与责任担当。
“四个切实”体现着统筹全局的战略谋划。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将中央、省级、市(地)县各司其职的制度安排落到实处;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只有从三个维度同时发力,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基层组织作用协同推进,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个切实”蕴含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方法。扶贫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对于剩下的“硬骨头”,扶贫方式尤其需要转型升级,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三种“施策”,再到研究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滴灌式”创新举措和指导方针,体现了“扶真贫,真扶贫”的决心智慧,贯穿着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哲学思维,以此为遵循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就能彻底解决一些地方扶贫开发工作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扶贫事业开创新局。
“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在这场没有退路、时间紧迫的扶贫攻坚战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切实”的要求部署上来,肩负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政治责任和战略任务,扎实工作、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奔向繁荣富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