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今日资讯 > 正文

古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最全的古氏家族族谱【完整版】(一)

更新时间:2023-06-07 21:32:08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一、 主要来源

以号称氏。周朝末年,周族杰出领袖古公父(古公是号,父是名),率族人自豳地南迁至岐山,建立周国,并娶太姜为妻,育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出生时有“圣瑞”,古公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有意传位于他。但当时氏族的继位方式是由嫡长子继承,而姬昌之父排行最小无权继位,古公因此积郁成疾。泰伯、仲雍兄弟善解父意,为让贤于弟弟季历以继承王位,于武乙年间趁父亲病危之际,强忍抛妻弃子之痛,潜奔江南荆蛮之地,为能彻底让位,遵照当地土著习俗,断发纹身,不回岐周,并在今江南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仲雍去江南之后,遗留二子于岐周宫中。长子昂,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雍(今山西省凤翔县一带),次子姬为纪念祖父古公父,遂以祖父的号为姓,称古。古与周文王姬昌是堂兄弟,姬昌任西伯侯时,古跟随他左右,任上士,以功加升为大夫。

二、 其他来源

1、以国名命氏。这是一种新说法。商代末期有古国,今出土青铜器有“古伯尊”。古伯,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名不详。古国其后有以国命氏者。上海博物馆介绍馆藏青铜器“古父已卣”时,也说“器盖各铸铭文‘亚古作父已彝’六字,是贵族古氏为其父已所铸的祭器。古是商代国族名。”

2、古成氏改古氏。晋献公时,公族子弟姬叔虎受封邑,后代称为氏。到晋景公时,有大夫食采于苦,称苦成,因以为氏。苦成氏后来又衍变成车成氏、库成氏、古成氏等。古成氏的后代,有一支分为古氏。王符《志氏姓》中说: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后汉广汉多古氏。

3、吐奚氏改古氏。吐奚氏是鲜卑族的姓氏。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神元皇帝拓拔力微时(时在西晋),有吐奚氏改为古氏。

4、少数民族古氏

回族古氏。回族,是Huihui(回回)民族的简称,族人中有一支以经书《古兰经》的“古”字作为姓氏。另一支在唐初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以天宝十四年(755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首字“古”作为姓氏,称古氏。

苗族姓氏。据苗族传说,远古时代,有兄妹俩滚磨为婚,生下一个大南瓜,夫妻俩感到惊奇,便将它剁成肉块,抛于四野。第二天,肉块所抛之处均有炊烟,肉块亦变成了人类。夫妻俩便把挂在李树旁的定为“李”姓,挂在木鼓边的称“古”姓,等等。

高山族古氏。台湾省高山族古氏,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正式由国民政府接管后出现的。国民政府要求原住民改为汉姓,各单位依分配、抽签、自选等方式推行。在北区原高山族住民,因尊敬爱戴他们的警官古星南,自选古姓。

迁徙流布

盛唐以前,南迁北徙。古公父自其孙古在岐山启姓后,子孙随着周朝的迁都而迁徙。至东周时,有一支向东发展,定居于齐国淄博一带,后来分支于河北、山西诸省。

唐末,由北而南。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的二十五君古云应,由进士官任洪州(今南昌市)通判,勤政爱民,六十岁时谢爵归隐。当时他的儿子古浩以才学任职虔州府虔化县(今宁都县)县令,古云应便随子卜居虔化县北关。因古云应是唐代第一位南迁古氏,南方古氏的共同祖先,故被尊称为南迁一世祖。递传至第六世古全交等六兄弟,各择地而居,古全交迁居古云,古全规迁居宁都县,古全则居福建汀州,古全望居广东增城县,古全让居惠州长宁县,古全赏居圳边。于是,古云应的裔孙遍布南方诸省、港澳台及海外。

明代山西洪洞大移民。明初山西洪洞移民运动中,洪洞及其周边乡村古氏分别派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及陕西一带。

清代迁台湾。康熙23年海禁取消后,广东梅州地区、福建平和县等地古氏族人陆续迁往台湾岛,居于岛内各县市,尤以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台东为最。

古姓侨居国外者,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个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缅甸、汶莱、日本、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巴西,阿根廷、秘鲁、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大溪地、新西兰等国。人口以东南亚居多,大部分是广东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