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两会热点话题关于养老金调整

更新时间:2023-08-26 15:27:0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2017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两会热点话题关于养老金调整

核心提示:“两会”期间,养老话题受关注度位居前列,养老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里的“热词”,让我们一起关注“两会”焦点,畅谈最热话题。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老何所依?

代表委员对“中国式”养老的三大期待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亿,占总人口14.9%;

平均50个老人“摊”1张养老床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81元,不及农村低保一半;

不知不觉中,老龄化的“银色浪潮”来袭,养老压力日益凸显。老何所依?这个问题不仅牵动着每个家庭,更考验着政府、社会的智慧与决心。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纷纷为“中国式”养老献计献策。

今年两会,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等民主党派也分别以集体和个人提案形式提交了有关“两岸合作养老”、“调整养老用地政策”、“推进社区养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等与“养老”话题相关的提案。全国工商联还专门提交了“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的大会书面发言。

养老服务业也成为民政部十大工作之首。记者查阅《民政工作要点》,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拓展社会福利服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介绍,这几年,每年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的建议提案在200件左右,其中养老保障占比最高。

专家认为,公众对两会的关注点,是殷切民生诉求的集中体现,也会受到政策影响。今年养老保障问题受关注,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决定的,也与2月初推出的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新政有一定关系。

期待一

养老金涨幅跑赢CPI

双轨制改革需要时间表

76岁的林秀文家住长春市正阳街道延寿社区,谈到近些年不断上调的养老金,她十分欣慰。

由于老伴去世早,自身还有冠心病,每月能领到1000多元养老金的林秀文生活并不富裕。仅药费开支每月就要四五百元,日常生活开支都得精打细算。

“虽然近年来养老金‘十连

下面是四川两会提案:优先发展公益养老

“建议大力推广‘互助式养老机制’,优先发展公益养老事业……”在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不少人大代表的目光聚焦在四川省养老事业上,纷纷为养老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张睿关注着我省养老事业,“根据省老龄办预测,到2036年,四川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他建议,大力推广“互助式养老机制”。

张睿认为,我国的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实施多年,家庭日趋小型化,儿女和父母分居已非常普遍,4-2-1家庭结构也让很多年轻人在赡养和亲近老人的问题上力不从心,空巢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张睿表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搭伴互助式养老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政府应积极予以扶持。所谓“搭伴互助式养老”就是由政府机构出面有组织地将居家养老的老人以村镇、社区为纽带组合在一起,互相帮扶的一种养老模式,在大城市里搭伴互助养老的方式甚至还可以是非亲属之间的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组合,老年人为年轻人提供住房,年轻人照顾老人的生活,各取所需。

“这种方式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引导。”张睿建议,民政局、街道社区为“搭伴互助养老模式”牵线搭桥,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民间机构积极参与搭伴互助养老,为老人们提供定期体检、陪伴娱乐、健康讲座等专业的上门服务;政府出资、第三方监管、社会力量共同建立官方的养老社交公益网站,老人们在安全、健康的资讯环境下,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养老组合,快捷、安全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省人大代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许晓光认为,养老机构的用地,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考虑和提前规划的重要问题。“我省养老与健康服务的‘十三五’规划计划5年内增加19万张床位。加上相应的医疗服务设施、体育锻炼设施、老人活动场所等,都需要占用相应的土地资源。”

经过调查,许晓光发现,目前,我省大中城市一般都将养老机构建在相对偏远、交通不方便的地方。他建议,城市规划用地时,尤其是在旧城改造、需要拆迁交通方便的地段时,充分考虑规划出一些土地,用于养老机构的建立,使养老机构在大中城市的地段分布更加合理,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同时,这些公益性用地的土地使用费、税收等方面也应当受到政策性优惠。

张睿也认为,要解决养老困局,政府应该从长计议。他建议,以立法的方式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养老机构显著的政策优惠,让社会资本敢于并乐意投入到养老机构建设和经营,包括专业人员培养上来。城乡建设新增用地指标中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养老服务领域,采取划拨或者协议出让的形式提供,并监督用地属性原则上不能变更。从长远来看,建议以后新建的社区楼盘必须强制建养老设施,让社区养老,居家互助养老能顺利开展,以便逐步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让老人能在家人身边就近养老,开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