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海南高考招生计划 > 正文

景德镇学院在海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更新时间:2023-12-22 15:58:41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曹老师帮一个考生整理了一些数据,是关于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招生计划的 问题,其中包括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历年招生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科目要求等信息,考生不管选择哪所大学报考是,都要提前了解这所大学的招生计划等方面的信息,这样不至于报考时手忙脚乱。今年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最新招生计划考生可以在高考升学网查询。

景德镇学院在海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一、景德镇学院在海南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网络工程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2、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生物工程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3、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风景园林专业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4、景德镇学院在海南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二、景德镇学院在海南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2023参考

1、2022年景德镇学院在海南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http://www.ZhongkaoHelp.coM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网络工程 3 海南 2022 / 本科 03 综合
生物工程 3 海南 2022 / 本科 04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风景园林 3 海南 2022 / 本科 05 史 或 地 或 生 综合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3 海南 2022 / 本科 06 综合

2、2021年景德镇学院在海南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网络工程 3 海南 2021 / 本科 03 综合
生物工程 3 海南 2021 / 本科 04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风景园林 3 海南 2021 / 本科 05 史 或 地 或 生 综合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3 海南 2021 / 本科 06 综合

3、2020年景德镇学院在海南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学前教育 ((师范类)) 3 海南 2020 / 本科 03 不限 综合
网络工程 3 海南 2020 / 本科 04 综合
生物工程 2 海南 2020 / 本科 05 物 或 化 或 生 综合
风景园林 3 海南 2020 / 本科 06 史 或 地 或 生 综合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2 海南 2020 / 本科 07 综合
英语教育 ((师范类)) 7 海南 2020 / 专科 08 不限 综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8 海南 2020 / 专科 09 综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8 海南 2020 / 专科 10 综合
语文教育 ((师范类)) 7 海南 2020 / 专科 11 综合
景德镇学院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景德镇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景德镇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景德镇学院的评价怎么样,口碑好不好
景德镇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景德镇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景德镇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贵州上景德镇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景德镇学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3参考)
湖北上景德镇学院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2023年景德镇学院是省属大学吗,是部属高校吗
2023年景德镇学院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景德镇学院怎么样

三、景德镇学院的师资力量简介

学校概况发布时间:2021-09-16 ?  景德镇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为景德镇教育学院,创建于1977年,2013年升格为景德镇学院。  学校现有规划用地面积2025亩,一期建设用地1031亩,一期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设有10个教学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30个。各类在校生10012人,教职工680人,其中专任教师4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6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59人(其中博士4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艺术大师、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80人。拥有纸质图书112.37万册,镜像电子图书51.8万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799.37万元。现有实验实训场所20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3个。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