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云南高考招生计划 > 正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更新时间:2025-06-29 10:47:18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曹老师帮一个考生整理了一些数据,是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招生计划的 问题,其中包括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历年招生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招生专业代码、招生专业科目要求等信息,考生不管选择哪所大学报考是,都要提前了解这所大学的招生计划等方面的信息,这样不至于报考时手忙脚乱。今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最新招生计划考生可以在高考升学网查询。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1、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中医学((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2、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中医骨伤科学((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3、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中西医临床医学((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4、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针灸推拿学((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5、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中药学((富春校区))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6、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药学((富春校区))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7、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8、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的医学检验技术((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二、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2023参考

1、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云南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人数代码

专业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招生代码 选科要求 科目
中医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 2 云南 2022 / 本一 03 - 理科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 2 云南 2022 / 本一 04 - 理科
临床医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 2 云南 2022 / 本一 07 - 理科
中西医临床医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 2 云南 2022 / 本一 09 - 理科
针灸推拿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学制五年)) 3 云南 2022 / 本一 11 - 理科
中药学 ((富春校区)) 4 云南 2022 / 本一 18 - 理科
药学 ((富春校区)) 2 云南 2022 / 本一 19 - 理科
护理学 ((为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建议报考护理学专业考生身高在158cm(以上,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 4 云南 2022 / 本一 22 - 理科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 2 云南 2022 / 本一 24 - 理科
医学检验技术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 2 云南 2022 / 本一 25 -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 2 云南 2022 / 本一 28 - 理科
生物科学 ((第一学年在富春校区就读,第二学年起在滨文校区就读)) 2 云南 2022 / 本一 30 - 理科
公共事业管理 ((富春校区)) 2 云南 2022 / 本一 33 - 理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江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天津上浙江中医药大学多少分 2025年分数线及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在江西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安徽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历年最低录取分数线2025-2021
山东上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多少分 2025年分数线及排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甘肃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5参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5年排名最新全国排行榜多少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的评价怎么样,口碑好不好

三、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师资力量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